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 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021年3月31日 ·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自强”、“求富”的目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理论基础在全国展开的变革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860年代初期到1890年代中叶,清朝一些官僚所提倡的全国性运动,以学习西方科技、引进现代“大机器”为“自强”的主要内容。 但洋务派不愿触动体制和进行根本性变革,注定了这场工业运动的失败命运。
2024年11月3日 ·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该运动以爱新觉罗·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相标榜。
2022年12月23日 · 中国清朝政府为维护专制统治,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活动。
林则徐、魏源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就是学习敌人的长处,仿造枪炮,以反枪炮之侵略。 他们这些主张受到国中强大保守势力的反对,指为“数典忘祖”。 但“师夷长技以制夷”,后来成为洋务运动的基本纲领。
洋务运动主要是采用西方 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和 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同时还进行了筹划海防(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派留学生出国等活动,它 ...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 自救运动 [1]。 该运动以 爱新觉罗·奕訢 、 曾国藩 、 李鸿章 、 左宗棠 、 张之洞 为代表,以“自强”“求富”相标榜 [2]。
洋务运动,又称 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官员以“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口号和“自强”"求富”的目的,以“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为理论基础在全国展开的 变革运动。
清朝统治阶级在公元19世纪进行的自救运动 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02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