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因为孩子做作业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爱说话或在座位上动来动去,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甚至带孩子去医院“看病”。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对多动症认识不清,错把儿童顽皮好玩的天性当成了多动症。
患了小儿多动症一般会通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外家长还要多加主要儿童的饮食习惯,有些食物对患者的治疗有危害,小儿多动症与患儿摄入的营养成分有关。如果在患儿的饮食上面做些调整,那可以帮助多动症孩子得到一定的通解作用。 小儿多动症饮食调整小贴士 ...
近年来,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确诊人数正以迅猛的势头攀升,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21年5月,我国开展了首个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研的73992名6至16岁的在校学生中,ADHD的患病率 ...
儿童被怀疑患有多动症,通常是因为他们有注意力问题,或者是因为他们过于活跃。虽然有些儿童因为特定的神经系统损伤而有注意力缺陷,但大多数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被转介到专业人士那里往往是由于他们的行为已经到了被同伴拒绝的程度、学业深受影响、在家里和学校都无法控制 ...
春节转瞬即逝,眼瞅着孩子们的开学日又快到啦,不少“熊孩子”还沉浸在假期的放纵模式里,特别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而言,新学期的开始比一般孩子更有压力,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更顺畅地迎接和面对新学期?希望以下几个小tips能够帮到您~ ...
尽管小孩子多动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但并非所有多动症患儿都存在微量元素异常。微量元素缺乏只是多动症发病的众多因素之一,遗传、环境等因素同样重要。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多动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 德国《明镜》周刊1月11日报道,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多动症或者说注意力缺陷障碍,都被认为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的病症。目前多动症在德国儿童和成年人当中的发病率分别为6%和3%。最近,一些多动症艺人在社交平台上表现活跃,甚至成为网红。这使得德国社会对这种疾病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专家称,有多动症的人通常联想力比正常人更强;多动症患者大脑思维跳跃,更灵活、更有创造力。简而言之,多动 ...
精神科医生们指出,人们早就知道,被诊断患有多动症的人往往不如没有这种疾病的人长寿。现在,研究人员对英国的死亡率数据进行调查后发现,患有多动症的男性平均寿命缩短了约7年,而女性则缩短了约9年。
近年来,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的诊断人数显著增加。202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神经典型儿童相比,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在清除常见的塑料添加剂双酚A(BPA)方面存在差异。这一发现可能为理解这些疾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多动症”吧!“多动症”是一种疾病,但孩子好动、爱走神 ≠ 多动症。 一、多动症的行为表现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 ...
研究人员未掌握参与研究的人员具体的死亡原因,但数据表明,患有多动症的人总体上寿命较短。研究作者也承认,由于多动症(尤其在成年人中)经常未被诊断出来,这项新研究可能会高估多动症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
新华社杭州2月4日电(记者黄筱)正值春节返程高峰,人流、车流量大使不少人返程时间增加,除了容易出现颈肩、背部、腰部酸胀疼痛,长途久坐还可能会引起小腿酸胀疼痛,专家提醒这种情况需谨防下肢“堵车”,注意可能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